南通市供销合作总社2010年度工作总结
来源: 南通市供销合作社 发布时间:2011-03-08 16:36 累计次数: 字体:[ ]

各县(市、区)社,各参控股企业: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总社正确领导下,以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务院和省、市政府文件精神,抢抓两大国家战略叠加机遇,以统筹城乡和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线,以当好党委政府抓“三农”工作的助手、农民致富的帮手、发展供销合作经济的能手为己任,以“三社”建设为基础,以“新网工程”为载体,以“强社工程”为重点,以创新创优为动力,以自身建设为保证,瞄准“富农强社”新目标,解放思想,多措并举,真抓实干,乘势而上,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取得了新成效,成为了全省供销合作事业的排头兵。荣获省系统综合业绩考评特等奖和创新创优先进单位,此外,海门市社再次获省“十强县级供销合作社”,各县(市)区社还分别摘得14项优胜奖。获奖层次高、种类全、数量多,位于全省前列。市总社获得市级机关最佳办事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引荐外来投资服务招商引资双佳单位”。11月18日,中央委员、全国总社党组书记、主任李成玉来南通为南通供销产业园奠基剪彩,听取了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南通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工作。罗书记在奠基仪式的讲话中高度肯定了市总社所取得的成绩,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加大支持供销合作社的力度。丁大卫市长、王德忠主席、黄利金副书记、吴晓春副市长等领导到供销合作社调研指导,对市总社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9月10日,省政府召开全省供销合作社工作会议,吴晓春副市长作了《抓住机遇,创新创优,争当全省供销合作事业的排头兵》的发言,赢得了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及与会代表的好评。《新华日报》、《南通日报》、《中华合作时报》、《江苏科技报》等以《三年奇迹:从中游到领跑》、《跨越之路》为题系统地介绍了南通市总社转型发展的不凡业绩与辉煌历程。南通供销合作事业已经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

一、经济总量与效益大幅增长

全系统围绕市委、市政府和省总社下达的目标任务,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紧紧抓住扩大内需、开拓农村市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机遇,攻坚克难,创新举措,系统经济总量与效益同步提高,增幅不断加快,位次不断前移,“十一五”由全省第9上升到第3,稳居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第一方阵。2010年,实现销售349.37亿元,是“十五”末的6.6倍。其中农资销售54.56亿元,农副产品收购109.41亿元,消费品零售113.13亿元,各项指标均超过“十一五”预期目标。实现利润12039万元,是“十五”末的9倍多。海门、通州、如东三县完成销售位居全市前三名,如皋、如东、通州三社实现利润位居前三名。

二、“三社”建设成果喜人

全系统把“为农服务社、专业合作社、基层社”建设作为供销合作社的立社之本,列为为农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市各级供销合作社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政策、财力和人力的支持,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大力推进“三社”建设。至2010年底,累计建办为农服务社1305家,其中三星级社(中心)584家,二星级235家,完成“十一五”目标的130.5%,建办数量、质量在省社系统名列前茅,如皋率先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还出台了长效管理办法。全系统累计领办帮办专业合作社164家,其中“四有”专业合作136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6家。全系统合作社入社社员达20070人,社员股金3940万元,带动农户82489户,帮助社员推销产品5.96亿元,帮助农民增收1.29亿元。海门海盛肉制品、羚棋葡萄、如皋绿丰果蔬、如东绿野富硒玉米、通如草黄鸡等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已成为品牌农产品。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建设迈出新步伐,完成基层社改造106家,建成“三位一体”基层社18家,海门实现基层社三位一体的全覆盖。市委市政府和如皋、海门、如东、海安等地党委、政府还专门下发了文件,支持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工作。争取各级为农服务社扶持资金673.3万元,其中市总社自筹资金86.3万元。

三、“新网工程”成效显现

为加快“新网工程”建设,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意见》。全系统以农资和日用消费品为重点,实施“小超市,大连锁”战略,整合资源,改造重组,优化提升,形成了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配送中心为支撑,以经营网点为终端,覆盖县、乡、村的现代流通体系,为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创造了便捷、安全、实惠的消费环境。到2010年底,全系统培育连锁企业26家,建成连锁网点达到4018个,全年实现连锁销售51.86亿元,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目标任务。江苏和盛农资公司、通联农资公司和江苏品德、南通圣水等日用品连锁企业已成为全市“新网工程”和“万村千乡”工程建设的骨干力量。全系统争取中央、省财政“新网工程”扶持资金781万元;从2009年起,市级尿素淡储旺供与应急储备扶持资金列入了市财政预算;从2011年起,市财政每年给予200万元“新网工程”扶持资金。

四、“强社工程”硕果累累

全系统按照“大服务带动大发展,大发展促进大服务”的思路,大力实施“强社工程”,积极招商引资,广泛开展合作,用项目发展龙头,以龙头带动新项目,掀起一轮又一轮项目建设高潮。为推进合作经济的发展,壮大供销合作社的实力,市总社专门下发了《关于实施“强社工程”加快供销合作经济发展的意见》,增设了经济发展处,成立了农发资产运营公司,建立了有效的发展平台。在有效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进军新领域,发展现代物流与金融服务业,加快供销合作经济转型升级。至2010年底,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参控股企业共59家,其中年销售超亿元企业36家,本级资产总额23.88亿元,净资产总额7.9亿元。其中,市总社本级有18家参控股企业,资产总额13.71亿元,净资产4.04亿元。全系统加大力度推进项目建设,至2010年底,累计完成投资25.73亿元,实现“十一五”规划的643%。在建项目达到41个,其中投资1000万以上的项目25个,1亿元以上的4个。南通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项目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并列入国家发改委扩内需项目。这些项目达产后,新增销售超过200亿元,供销合作社将成为全市服务业的后起之秀。县(市)区社项目建设也亮点纷呈。数量多,目前在建项目有35个;规模大,投资总额在1000万元的项目共有19个;带动能力强,仅海安农批市场就与12家专业合作社签订长期购销合同,建立了10多个生产基地,带动了8万多农户。

五、主题活动丰富多彩

一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有效,为全市供销合作事业跨越发展、科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二是主办了三届合作经济论坛,先后邀请全国著名学者温铁军教授作新农村建设与供销社改革发展专题报告,台湾知名学者、农会负责人廖焕永作了台湾农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的专题讲座,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讲座,请黑龙江寒地黑土农业物产集团介绍培育“寒地黑土”品牌经验。通过这些系列活动,更好地理清了“合作强农、龙头带农、流通活农、服务惠农、培训育农、金融助农”的思路。三是成功主办了七届南通农产品进上海洽谈会,农产品产销对接成效喜人,累计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16.5亿元;多次组织名优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经纪人参加了全国总社、省总社主办的农产品展销会,有效促进了农超对接;四是十佳农产品经纪人、十佳农产品评选活动反响强烈,为搞活南通农产品流通、扩大供销合作社影响做出了贡献。

六、自身建设连上台阶

全系统把机关作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了机关作风建设。一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国务院40号文件和省政府44号文件,以及市政府92号文件,学习市场经济知识与供销合作社业务,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科学发展的共识。二是以制度建设为保证。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各地建立完善了一整套工作制度,实现了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创造了和谐的工作环境,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局面,推动了各项工作。三是以创新创优为动力。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紧紧抓住扩大内需、开拓农村市场的机遇,积极应对,攻坚克难,创新举措,取得了良好的工作业绩。四是以争创一流为目标。各地学先进赶先进,不甘人后,敢为人先,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态势,不少工作得到全国总社、省总社的肯定与表彰。全系统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建设年、创建和谐机关、学习型机关和创建五好处室等活动,每年结合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作风大会精神召开一次系统的作风建设推进会,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明确目标落实任务,全系统的社会形象、群众满意度、领导认知度、自身凝聚力大步提升,在市级机关作风建设与绩效考核中,市总社实现了从达标到良好再到先进的跃升,进入了先进行列,2010年度被评为最佳办事单位。

全市供销合作社攻坚克难,创新创优,走出了一条新形势下改革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供销合作事业跨越发展、科学发展。这一切,归功于市委、市政府和省总社的正确领导,凝聚着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智慧和汗水。在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发展是供销合作社永恒的主题,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发展了道理才硬;紧贴中心、融入大局是做好供销合作事业的关键;创新创优是做好供销合作事业的动力;开放办社、联合合作是共赢发展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