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门区四甲供销合作社将资产管理作为夯实发展基础、提升服务质效的关键抓手,通过资产溯源建档、盘活存量资产、强化监督维护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持续提升资产运营效率与效益,为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服务当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坚实支撑。
精准摸牌,扎实推进“一册明底”。针对社有资产种类多、分布散、历史情况复杂等特点,四甲供销社扎实开展社有资产清查摸底工作,全面摸清资产底数、实现高效配置。清查以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台账为核心,实施分档分级管理,采用“一宗一册”的模式,通过实地核查与资料调阅双线联动,对各类资产进行全面盘点,并详细登记资产位置、面积、使用状态等关键信息,切实做到资产底数清晰、情况明确。截至目前,已完成11宗资产溯源建档工作。
以学促干,“一学多用”赋能实践。供销系统的老旧资产问题较为普遍,这些资产大多建于上世纪,历经风雨侵蚀,普遍出现房屋破损、漏水严重等问题,不仅影响使用安全,也制约服务效能。接下来,四甲供销社将对辖区内老旧站点开展全面排查与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分期维修计划,细化施工方案,强化过程监督,确保将所学转化为所用,切实改善基层资产质量。截至目前,已厘清3宗疑难资产维修难点。
强化监督,构建“一批长效机制”。四甲供销社构建全过程监督体系,推动资产管理规范化、长效化,确保社有资产安全完整。一方面,定期开展资产清查盘点,动态掌握资产数量、状态变动情况,确保资产信息实时更新;另一方面,严格规范资产出租审批流程,强化出租环节监管,做到流程透明、操作公开;同时,明确资产使用与维护责任制,明确承租方的租赁与维护义务,通过定期检查、及时维修,延长资产使用寿命,切实守住社有资产安全底线。
下一步,四甲供销社将以更高标准深化资产管理工作,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导向,在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进一步盘活资产资源、提升服务效能,让社有资产成为支撑供销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坚实力量。(供稿人:杨赛灵)